《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基于三位一体的民族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力

 
来源: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一、问题的提出 民族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这些技能的获取、提升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高品质就业的基础和保障, 也是检验相关院校、相关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因此,本文提出了构建基础技能实践+专业技能实践+综合技能实践三位一体的民族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平台。 二、三位一体的民族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平台构建内容 (一)基础技能实践平台的搭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技能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 沟通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等,对于民族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技能实践平台的搭建,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课程的设置。 如开始《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大学写作》《普通话》《常见办公软件使用》《演讲与口才》《商务谈判》《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为学生基础能力的获取提供保障。 第二,加大课程的实践学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基础技能不仅仅在于理论知识的获取,更在于能力的提升。 具体做法包括:理论学分和实践学分按照1:1 的比例进行设置; 考核方式多元化,如《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变传统的纸笔测试为上机测试;加大平时考核成绩的比重,由传统的3:7(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改为4:6,甚至是5:5。 第三,以赛促学,通过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中心等学生团体,举办“办公软件大赛”“商务谈判技能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应用文写作大赛”等基础技能的比赛,来综合检验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专业技能实践平台的搭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包括人力资源规划能力、招聘与配置技能、培训与开发技能、绩效考核与管理技能、薪酬福利统计与发放技能、员工关系处理技能、工作分析技能、员工胜任素质设计技能和职业生涯规划技能等。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实践平台的搭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完成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 在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员招聘与选拔》《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劳动法》《工作分析》《组织理论与设计》 等课程中,设计相应的实践课程,明确具体的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方法、实践考核标准等。 第二,借助于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教研室,继续搭建专业实践活动,如模拟招聘会,招聘海报设计大赛,新员工培训技能大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个人简历设计大赛,人力资源知识技能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国精创杯人力资源知识技能竞赛等, 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三)综合技能实践平台 与专业技能实践平台不同, 综合技能实践平台更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综合思维、商科思维、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素质、就业技能等。 综合技能实践平台的搭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整合现有的学科优势和学科资源,对于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经济学、会计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综合技能、 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考量, 搭建一个极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学科特色的综合技能竞赛,或者综合技能训练平台。 第二,寻求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人力资源市场、合作基地等,利用寒暑假、周末,实习和见习期,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到这些机构进行提前见习或者顶岗学习等,促使其增长见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第三,充分利用校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综合技能竞赛,如三下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逐梦计划等,积极参与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新、创业、创意”大学生电子商务静大赛、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等高规模、有影响力的竞赛,为学生的高品质就创业奠定基础。 三、三位一体的民族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平台实施路径 (一)做好顶层规划与设计 完善以生为本、 以实践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明晰专业定位, 思考清楚 “培养什么样的人? ”“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经济与管理学院领导、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等,应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专家咨询法等,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整体建设做好规划和设计, 建立实践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第二,完善管理办法。 具体的管理办法应该包括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习指南》《实践教学课程评价办法》《专业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第二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社会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制定得越详细、具体、可操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平台的效能越得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第三,完善实践教学设备,在现有的商科实验中心、人力资源与电子政务实训室、商务谈判中心等基础上,加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软件的购买,和基础设备的完善、更新。 (二)做好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是处于“理论型”,缺乏企业、政府、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缺乏清晰的、 明确的和专业的认识,从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实践活动缺乏专业性、实质性的指导。因此,应该加强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具体路径包括:利用寒暑假,或者教学任务相对较轻的学期,选派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挂职锻炼、脱产学习、顶岗学习等。第二,加强学校企业导师或政府导师的建设工作, 四川民族学院自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来,培养了大批在政府部门、国企、企业、学校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管或者精英,这些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通过颁发聘书的方式,邀请其担任实践课程任课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班导师,或者定期不定期到学校,通过讲座、座谈会、茶话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专业指导或者就业指导。 (三)改革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改变传统的以章节为基本单位的教学思路,以填鸭式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具体措施:第一,改革教学理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和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借助于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路,进行单元式教学设计,企业的招聘流程包括“计划—招募—招聘-录用-评估”5 个流程,《人员招聘与选拔》课程就可以设计为“招聘岗位认知—招聘计划-招募—招聘—录用-评估”6 个教学单元,实现与企业招聘无缝隙对接。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过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为讲授法, 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为“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和“项目驱动法”等,只有多种实践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才能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平台的搭建提供基础。 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只有通过构建 “基础技能实践+专业技能实践+综合技能实践三位一体”的民族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平台,并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做好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思路和方法等措施,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掌握和提升实践技能,更好地高品质就业。 [1]孙克伟,张照雷.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5):82-83. [2]杜明义.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与实施途径-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5):27-31. [3]庄明珠.学科竞赛驱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01). [4]王连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 [5]王丽囡.“学科竞赛”—“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 [6]刘燕庆,熊厚华.探讨如何努力构建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J].智库时代.2019(20). [7]孙丽男,沈奇,王凤玲.黑龙江省地方高校建立人才培养联盟的动因及可行性分析 [A].Proceedings of 2018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EBMEI 2018)[C].2018. [8]肖模昕,张晓宇,原新,李芃,王巍.以国际化视角探索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A].Proceedings of 2018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ICHSSR 2018)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VOL.213)[C].2018. 一、问题的提出民族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这些技能的获取、提升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高品质就业的基础和保障, 也是检验相关院校、相关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因此,本文提出了构建基础技能实践+专业技能实践+综合技能实践三位一体的民族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平台。二、三位一体的民族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平台构建内容(一)基础技能实践平台的搭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技能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 沟通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等,对于民族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技能实践平台的搭建,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课程的设置。 如开始《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大学写作》《普通话》《常见办公软件使用》《演讲与口才》《商务谈判》《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为学生基础能力的获取提供保障。 第二,加大课程的实践学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基础技能不仅仅在于理论知识的获取,更在于能力的提升。 具体做法包括:理论学分和实践学分按照1:1 的比例进行设置; 考核方式多元化,如《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变传统的纸笔测试为上机测试;加大平时考核成绩的比重,由传统的3:7(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改为4:6,甚至是5:5。 第三,以赛促学,通过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中心等学生团体,举办“办公软件大赛”“商务谈判技能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应用文写作大赛”等基础技能的比赛,来综合检验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二)专业技能实践平台的搭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包括人力资源规划能力、招聘与配置技能、培训与开发技能、绩效考核与管理技能、薪酬福利统计与发放技能、员工关系处理技能、工作分析技能、员工胜任素质设计技能和职业生涯规划技能等。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实践平台的搭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完成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 在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员招聘与选拔》《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劳动法》《工作分析》《组织理论与设计》 等课程中,设计相应的实践课程,明确具体的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方法、实践考核标准等。 第二,借助于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教研室,继续搭建专业实践活动,如模拟招聘会,招聘海报设计大赛,新员工培训技能大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个人简历设计大赛,人力资源知识技能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国精创杯人力资源知识技能竞赛等, 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三)综合技能实践平台与专业技能实践平台不同, 综合技能实践平台更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综合思维、商科思维、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素质、就业技能等。 综合技能实践平台的搭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整合现有的学科优势和学科资源,对于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经济学、会计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综合技能、 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考量, 搭建一个极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学科特色的综合技能竞赛,或者综合技能训练平台。 第二,寻求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人力资源市场、合作基地等,利用寒暑假、周末,实习和见习期,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到这些机构进行提前见习或者顶岗学习等,促使其增长见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第三,充分利用校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综合技能竞赛,如三下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逐梦计划等,积极参与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新、创业、创意”大学生电子商务静大赛、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等高规模、有影响力的竞赛,为学生的高品质就创业奠定基础。三、三位一体的民族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平台实施路径(一)做好顶层规划与设计完善以生为本、 以实践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明晰专业定位, 思考清楚 “培养什么样的人? ”“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经济与管理学院领导、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等,应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专家咨询法等,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整体建设做好规划和设计, 建立实践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第二,完善管理办法。 具体的管理办法应该包括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习指南》《实践教学课程评价办法》《专业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第二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社会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制定得越详细、具体、可操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平台的效能越得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第三,完善实践教学设备,在现有的商科实验中心、人力资源与电子政务实训室、商务谈判中心等基础上,加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软件的购买,和基础设备的完善、更新。(二)做好师资队伍建设第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是处于“理论型”,缺乏企业、政府、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缺乏清晰的、 明确的和专业的认识,从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实践活动缺乏专业性、实质性的指导。因此,应该加强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具体路径包括:利用寒暑假,或者教学任务相对较轻的学期,选派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挂职锻炼、脱产学习、顶岗学习等。第二,加强学校企业导师或政府导师的建设工作, 四川民族学院自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来,培养了大批在政府部门、国企、企业、学校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管或者精英,这些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通过颁发聘书的方式,邀请其担任实践课程任课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班导师,或者定期不定期到学校,通过讲座、座谈会、茶话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专业指导或者就业指导。(三)改革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改变传统的以章节为基本单位的教学思路,以填鸭式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具体措施:第一,改革教学理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和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借助于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路,进行单元式教学设计,企业的招聘流程包括“计划—招募—招聘-录用-评估”5 个流程,《人员招聘与选拔》课程就可以设计为“招聘岗位认知—招聘计划-招募—招聘—录用-评估”6 个教学单元,实现与企业招聘无缝隙对接。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过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为讲授法, 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为“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和“项目驱动法”等,只有多种实践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才能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平台的搭建提供基础。结束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只有通过构建 “基础技能实践+专业技能实践+综合技能实践三位一体”的民族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平台,并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做好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思路和方法等措施,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掌握和提升实践技能,更好地高品质就业。参考文献:[1]孙克伟,张照雷.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5):82-83.[2]杜明义.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与实施途径-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5):27-31.[3]庄明珠.学科竞赛驱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01).[4]王连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5]王丽囡.“学科竞赛”—“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6]刘燕庆,熊厚华.探讨如何努力构建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J].智库时代.2019(20).[7]孙丽男,沈奇,王凤玲.黑龙江省地方高校建立人才培养联盟的动因及可行性分析 [A].Proceedings of 2018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EBMEI 2018)[C].2018.[8]肖模昕,张晓宇,原新,李芃,王巍.以国际化视角探索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A].Proceedings of 2018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ICHSSR 2018)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VOL.213)[C].2018.

文章来源: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网址: http://scmzxyxb.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1018.shtml


上一篇: 民族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平台搭
下一篇: 地质学论文_陆相细粒沉积岩与古土壤深时气候分析方法综述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